c
中欧班列自2011年3月开行以来,已累计开行近3700列,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骨干通道。其中中欧班列(郑州)2016年实现每周往返四班均衡对开,全年开行251班,满载率达86.1%,综合指标全国良好,河南西向物流的优势十分明显,发展西向物流是河南融入“**”建设的必由之路。为此,笔者建议当前从以下两项工作入手。 把郑州打造成为中欧班列内陆枢纽核心节点。2016年10月17日,我国发布《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(2016-2020)》,郑州是规划中的41个铁路枢纽节点之一和12个内陆主要货源地之一,这样的“双料”城市只有9个。因此,省*十次党代会提出“把郑州打造成为中欧班列内陆枢纽核心节点”的目标,也就是说郑州不仅是中欧班列内陆枢纽节点,而且是枢纽核心节点。郑州建设核心节点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,区位优势十分明显,我们要围绕“综合流程较优,综合效率较高,综合成本较低”的目标,宣传中欧班列(郑州)**,扩大影响力,加大揽货力度,加快建设集疏运网络和多式联运中心、拼箱拼装中心,发展优势,利用优势,厚植优势,吸引更多货物走中欧班列、从郑州进出。 力争**建设中欧重载高铁“**路”。随着“**”建设向纵深推进,航空、海运、铁路、公路在西向物流中的分工会变得更加合理。有*指出,根据我国当前重载铁路与高速铁路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,重载高铁将成为中欧物流主通道的较主要交通工具,10年内开建中欧重载高铁势在必行。重载高铁的运能和运效大幅提升,运能是一般铁路的4倍,运效是一般铁路的6-8倍、海运的20倍,因此在物流综合成本方面重载高铁对海运具有**竞争力,这也使得“发展西向物流”具备了技术前提。因此,我省应密切关注中欧重载高铁技术研究和铁路规划设计信息,提前介入,积极推动,力争**建设中欧重载高铁“**路”。